当地可再生能源使用状况(当地可再生能源使用状况分析)
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能源发展现状
1、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下,能源发展展现出了多元而复杂的特点。首先,资源总量丰富,化石能源如煤炭资源丰富,2006年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三,但石油、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。可再生能源如水力资源丰富,理论蕴藏量巨大。然而,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,尤其是煤炭和石油,这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。
2、中国的能源发展以改善发展环境为核心,遵循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,深化体制改革。1998年,石油行业进行了战略性重组,构建了上下一体化的新体制。2002年电力行业完成了政企分开和厂网分离。煤炭工业在市场化改革后,2005年进一步深化,依据国务院意见推动行业发展。
3、中国能源政策强调节约、清洁和安全的发展原则,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。通过科学发展观,优化发展模式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走科技驱动、低消耗、低污染的道路。首要任务是节约优先,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,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消耗。
中国的能源分布与总量状况
1、中国的能源分布与总量状况具有以下特点: 能源总量丰富:中国拥有大量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。煤炭资源尤其突出,2006年的保有资源量达到10345亿吨,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占世界的13%,位居世界第三。此外,油页岩、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亦具潜力。
2、中国的能源概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: 能源资源总量丰富:中国拥有大量的化石能源,尤其是煤炭资源,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。 人均能源资源有限:尽管能源资源总量大,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,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相对较低。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:中国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存在显著差异。
3、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。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。其中,煤炭占主导地位。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。中国人口众多,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。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。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。
4、我国能源资源有限,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7%。2000年,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7吨,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1262立方米,人均煤炭可采储量达到140吨,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%、1%和82%。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。
5、从中国能源资源的总体情况看,其特点可以概括为:总量较丰,人均较低,分布不均,开发较难。具体来讲:一是总量比较丰富。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较为丰富。其中,煤炭占主导地位。2006年,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,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%,列世界第三位。
6、中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7%,其中水能资源居世界第1位,煤炭第3位,石油第12位,天然气第22位。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帆空为27 000亿立方米,占全球水资源的6%。
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提高能源供给能力
1、中国的能源供应能力在不断提升,以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。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,中国已具备强大的生产供应基础,目标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增强供应能力。中国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,煤炭资源尽管已探明的只占蕴藏量的13%,但可采储量丰富。水力资源开发仅20%,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具有较大未开发潜力。
2、中国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的措施是:——有序发展煤炭。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,增加供给能力、优化能源结构、保障煤矿安全、减少环境污染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、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,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。
3、中国能源政策强调节约、清洁和安全的发展原则,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。通过科学发展观,优化发展模式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,走科技驱动、低消耗、低污染的道路。首要任务是节约优先,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,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消耗。
4、根据中国的能源规划,到2020年,可再生能源将扮演战略性的角色,提供数亿吨至十多亿吨标准煤的能源。这旨在提高能源供给能力,改善能源结构,实现能源多样化,并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。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相比,具有可重复生产的特点。
5、中国的能源政策着重于节约优先,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,目标是构建节能型生产消费体系,推动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,建设节约型国家和社会。立足国内资源,中国强调增强能源供给保障,完善储备体系,控制对外能源依赖,以提升能源安全。
6、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,经济性较差,缺乏竞争力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,为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主要表现在:——供给能力明显提高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,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、电力为中心、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,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。